『頒獎典禮圓滿落幕』【2022 光洋盃–科學論劍】 創意說科學競賽









發布日期 :
2022-11-14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05-11
公告分類 :
最新消息,111-光洋盃
由國立中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以及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光洋盃「碳中和的科學」於 11 月 12 日(六) 在國立中正大學理學院舉行頒獎典禮,邀請多位重量級嘉賓,多位評審老師並邀請馬堅勇博士以「資源有限,循環無限」以及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許晃雄教授以「碳中和之必要與挑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有來自全國參與競賽的100多名高中與大學師生參加。
前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董事長馬堅勇表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培育青年的科學及表達能力是產業界及學術界共同的責任。演講中強調,貴重金屬循環利用是現今人類維持文明發展的重要做法,光洋應材在相關產業供應鏈上已扮演關鍵的角色,蘋果等科技大廠已宣布未來手機製作將全部利用回收的資源,城市採礦不再是夢想而是必要的工作。
國立台灣大學榮譽教授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辦公室協同主持人陳竹亭指出,永續發展與碳中和是人類必須認真面對的議題,現代科學家的責任已經不再是創造科技,而是要用新科技去解決過去科技在地球上所造成的問題。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表示,資源循環利用是達成碳中和的重要做法,國家未來的政策也會透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來引導國內各界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
在第二場演講「碳中和之必要與挑戰」,許晃雄指出,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已經無法避免,人類應該盡早有系統地設法降低氣溫上升幅度以及規畫因應措施,並致力尋求替代石化燃料的再生能源。
馬堅勇博士感動的說:「科學論劍活動的辦理以及學生的表現都非常精彩,優秀的科學教育活動應該一屆一屆辦下去,業界與學界應該要進行更廣泛的合作,共同培育未來的科學人才,落實大學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並促進國家與世界的永續發展。」
科教中心 FB (照片):點我前往
大紀元報導:點我觀看
今年競賽的總獎金高達24萬元,大專組的第一名由國立中正大學團隊獲得,而高中組的第一名則由桃園市內壢高中團隊獲得,各團隊獲頒五萬元獎學金以及一萬元的指導教師獎金。
得獎名單和參賽影片如下:
名次 | 作品名稱(含影片連結) | 學生1 | 學生2 | 指導老師 | 學校 |
第一名 | 二氧化碳被捕捉下來了?! | 林O如 | 張O嫙 | 楊O如 | 桃園市內壢高級中學 |
第二名 | 探探碳中和-解密CCUS | 陳O豪 | 方O宗 | 嘉義縣永慶高級中學 | |
第三名 | 努力碳中和-減碳救地球 | 翁O瑄 | 盧O瑜 | 謝O豐 | 嘉義市嘉義高級中學 |
佳作 | 中和路上不要碳氣 | 朱O雄 | 蔡O霖 | 劉O宜 | 嘉義市私立輔仁高級中學、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
佳作 | 碳中和的科學-未來人的警告 | 陳O琪 | 黃O欣 | 王O婷 | 臺中市臺中女子高級中學 |
佳作 | 碳中和的科學:工業排放兇 玻璃回收助減碳 | 林O恩 | 王O婷 | 台中市忠明高級中學 | |
佳作 | 探中和是什麼!?真的有國家達成嗎?? | 莫O | 許O能 | 國立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
佳作 | 出淤泥而不染 | 賴O叡 | 黃O叡 | 周O青 |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
名次 | 作品名稱(含影片連結) | 學生1 | 學生2 | 指導老師 | 學校 |
第一名 | 了解碳中和的科學,保衛世界不被滅絕 | 郭O維 | 何O婷 | 葉O庭 | 國立中正大學 |
第二名 | 碳中和的科學—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 陳O妍 | 謝O芸 | 范O偉 | 國立中正大學 |
佳作 | 世界今碳耗 | 林O洋 | 孫O柔 | 傅O賢 | 國立台南大學 |
佳作 | 氫能源發電展望 | 張O | 蕭O翊 | 傅O賢 | 國立台南大學 |